“随着金融业务与科技的高度融合,金融业务对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大,系统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第三方互联发展迅猛,互联互通也导致了风险向相关机构的传导,因而,金融业务面临诸多风险的隐患。”
作为金融信息的重要载体,金融机具的安全性就成为了重要考量之一。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6年******季度ATM设备已达到88.98万台,国内金融自主设备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然而本土金融安全的隐患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内银行、金融设备厂商等相关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的金融自助设备市场,在国内外品牌厂商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因价格战引发的设备质量以及设备服务问题也已成为金融信息安全的潜在隐患。因此杜绝本土金融安全隐患应该从核心技术的完全掌握及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着手。
随着国家支持自主创新、推进金融信息安全建设、实现技术可控等利好政策的推动,面对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的双重动力,国内各大自助金融服务设备厂商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争相打起了价格战,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获取营业额的增长,为此国内ATM、CRS、VTM等自助金融设备采用“低价”的手段去抢标。然而由于生产所需的材料及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整体产业竞争力逐渐降低,部分厂商在银行采购中一旦中标,便开始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价格战所带来的压力让不少厂商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由此形成的行业乱象对银行、自助设备行业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据业内某专业人士介绍,在近期某行组织的对金融设备厂商的突击巡检抽查中,爆出很多厂商的设备在测试和实际供货环节中品质不符的问题,更有个别厂家差异超50%以上,设备厂商潜伏的行业乱象浮出水面。价格战所带来的压力让不少厂商不是变相降低项目的配置标准,就是采用低质甚至于劣质的材料等措施,如:“采用低配置、采用低标准”,有些设备厂商在银行招标组织测试时严格使用符合要求的高配置、高标准设备,在实际供货环节却摇身一变成“低配置”、“低标准”,甚至安装未通过认证、无标准的相关模组,出现测试前和实际供货要求大相径庭的现象。
上述人士介绍说,在生产的源头环节,有些厂商更加肆无忌惮,规避漏洞审核,偷工减料,如:回收旧模块翻新后安装到设备,在线缆的端子上采用仿品,橡胶件以低成本原料替代,轴类的物料表面处理不到位、出现生锈等,严重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品质和可靠度,而质量与服务的不合格将会直接造成人为的金融安全隐患。
银行在采购环节的严格监管是杜绝行业乱象造成安全隐患的重心。为此业内人士建议。
首先,银行应该严格招标流程严把质量关,加强安装的验收力度,力求在测试与产品供应两个环节达到一致,而针对某些高端厂商为保证其生产的稳定性和正常供货渠道,其设备部分模块一般会选定2至3家供应商,受限于设备生产批次不同,会存在某些模块与合同不一致情况,但是在配置模块性能均一致的前提下,银行评定测试与供货一致的标准可稍做灵活处理。同时,银行可在设备的实际应用时进行实地抽查审查,组织跨行交叉对设备厂商进行巡检,对不良行为厂商展开供应封锁,建立“企业信用记录档案”,对“黑名单”厂商杜绝其不良设备进入用户终端。
其次,供应商的短期“让利”,在某种程度上会转嫁到采购人身上,从长远看实际严重危害到采购人权益。因此,某些银行以“低价”论英雄的评标办法有待考量。
面对本土金融安全问题,不仅需要银行加强自助设备引入的监管力度,同时也需要通过市场检验的企业才能保证行业的不断向好发展,只有各个环节参与者的严格自律才能完全保证本土金融安全。